2008年7月20日 星期日

左傳作者之爭議

一、 《左傳》的來源與概說:
  《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除此之外,在歷史上還有《左氏春秋》、《春秋古文》、《左氏》、《春秋內傳》等等不同的名稱。春秋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史書,記載了魯隱公元年至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七二二年至公元前四八一年)的歷史。左氏傳則起於魯隱公元年,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由於春秋經記事過於簡略,各段文字少則一字,最常不超過四十五字,可以說只有主要標題,並沒有具體內容,使人無法瞭解歷史事件的因果關係。孔子根據《春秋》向弟子講授歷史,最初只是口耳相傳,時間一久了,簡略的記事已經難以明瞭歷史的詳細過程與孔子當初所想要表達的意念,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出現了傳解《春秋》的文字,以事實來說明《春秋》經文的內容。而《左傳》一般都認為就是解釋春秋經的文字。《左傳》記事比《春秋》長十三年,文字多了十多倍,比較能夠具體地記載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御覽六百十引桓譚新論曰:「左氏經之與傳,猶衣之表裡,相待而成,有經而無傳,使聖人閉門思之,十年不能之也。」這段文字真切地描繪出左傳與春秋的關係。

二、 《左傳》作者的爭議
  《左傳》傳說是春秋末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但是對於《左傳》作者,在中國的經學史、史學史上,是一個紛爭不已的問題,歷來有所爭議。在唐以前,關於《左傳》的作者並沒有爭議,西漢司馬遷、劉向、劉歆、東漢桓譚、班固、西晉杜預,都認為是春秋末魯國的左丘明所作。唐以後,開始逐漸出現了分歧。主要的說法有三種:

(一) 左丘明所作
  司馬遷《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曰:「自孔子論史記次春秋,七十子之徒,口受其傳,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從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而孔穎達引前人語曰:「孔子將修春秋,與左丘明乘,如周,觀書於周史,歸而修春秋之經,丘明為之傳,共為表裡。」
  在這同一看法中,尚有許多分歧。例如:有人認為「左」是官名,「丘」是姓,「明」是名(劉師培《左傳答問》:「以丘明為魯太史,左史即太史,左其官,丘其姓,明其名。其不稱《丘氏傳》,而稱左氏傳者,以孔門弟子諱言丘也。」)也有人認為「左丘」是複姓(劉寶楠正義:「史記自序:『左丘失明,厥有論語。』史公以左丘連文,則左氏是兩字氏,明其名也。左丘亦單稱左,故舊文皆言左傳,不言左丘傳。」)按這個說法,司馬遷所記國語的作者複姓「左丘」,而寫左氏春秋者姓左名丘明。

(二) 戰國時人所作
  此派學者認為《左傳》是戰國時人根據各國史料輯錄而成。宋代即有人如此主張,例如王應麟《困學記聞‧六》曰:「王介甫疑左氏春秋為六國十人者十一事。」葉夢得也認為《左傳》的作者「殆戰國周秦之之間人無疑也」(《春秋考》卷三)。鄭樵、朱熹都認為左氏是六國時楚人。(鄭樵《六經奧論》卷四、朱熹《朱子語類》卷八)

(三) 劉歆偽作
  此說源自於清代經學家劉逢祿《左氏春秋考證》,之後康有為在其所著的《新學偽經考》中大張其說 ,斷言《左傳》是西漢末年的劉歆所「偽作」,所謂《春秋左氏傳》乃是劉歆把《國語》中的一大半附上《春秋》經文而成的,而《國語》才是左丘明所作。 此說曾經引起激烈的爭辯,符定一著《新學偽經考駁疑》,錢穆著《劉向歆父子年譜》,從時間、條件、動機、傳授淵源等方面,對康有為提出的主張作詳密的批評。

  對於左傳作者爭議很多,引起了許多學者熱烈的討論,以上三種看法也沒有人敢說絕對正確。考據學者或是該說「成一家之言」的學者,其所做的是把歷史洪流下許多零星的線索蒐集起來,取可靠者,藉著這些比較可靠的線索來重建人物或是書籍的原貌。但是這些線索經過長久時間的流傳,又可能遭到他人誤解、更改或是加入自己的主觀見解,造成人物書籍的原貌變化,要維持它的真實性實在非常困難。舉例來說,許多人物在他人有意無意中,添加了許多「神話性」、「傳奇性」,甚至其性格也會因而改變,就像三國名將關羽。對於考據學家所「考據」出來的結果,我們只能夠評斷他的主張合不合理,卻不能斷定真正的「原貌」就是如此,當然其主張有可能是與事實相符的,但是事實也有可能是一個「考據」起來毫無道理可言的「謬論」。

  所有的研究都以「第一手資料」作為基礎,然後再採取其他資料來補充。對於研究《左傳》的作者,第一手資料當然是真正作者自述的生平、事蹟,但是這種資料在現階段是沒有辦法獲得的(也不是說以後就一定可以獲得,只不過未來是有無限可能性的)。因此我們只好退而求其次,從「最接近作者的資料」來研究,我認為作者的創作是最接近作者的資料,因此最接近《左傳》作者的文獻資料就是《左傳》 。

  從《左傳》的記事年代與敘述內容來看,我認為《左傳》的作者可能是春秋末戰國初的魯君子左丘明。先從記事年代來看,戰國、西漢的人寫史書都寫到當代,如魏襄王時的《竹書記年》和漢武帝時司馬遷的《史記》都是如此,因此我認為《左傳》也是寫至當代。而《左傳》在無春秋經文後仍繼續寫至哀公二十七年,這可能跟「修史修至當代」的原則有關,否則《左傳》大可寫至魯哀公十四年就可停止。《左傳》記事寫到哀公二十七年止,可見作者是春秋末戰國初人,如果是戰國時人,他應該會繼續寫到戰國時代。

  其次,從《左傳》的內容來看,《左傳》敘事以魯國為中心,凡寫到魯國,都稱「我」;凡寫到魯君,都稱「公」;凡寫到各國諸侯或大夫使節於魯,都稱「來」。我認為這樣以魯國為中心的敘事方式,就算不是魯國人,也至少跟魯國有密切關係,例如可能是魯國的官員、史官。再者,魯國史在《左傳》中所占的篇幅超過百分之十三,而魯國在春秋地位卻並不很重要,作者詳細地敘述魯國史事,始終如一地表現出一種對魯國尊敬的心情,這也可以看出《左傳》作者與魯國的密切關係。

  至於著《春秋》的孔子與著《左傳》的左丘明為何關係?我認為應該是同期的賢者。孔穎達引前人語曰:「孔子將修春秋,與左丘明乘,如周,觀書於周史,歸而修春秋之經,丘明為之傳,共為表裡。」而《論語‧公冶長》:「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從上面兩句來看,孔子與左丘明的地位應該相當。其中後一句孔子更引左丘明自況,因此兩人當為同時賢者而非弟子。有人也質疑,左丘明若非孔子弟子,從何處得知《春秋》經文之記事本末?我認為有一解釋蠻合理的:杜註序:「諸侯亦各有國史,大事書之於策,小事簡牘而已。」也就是說事皆先記載於簡,而後挑出比較有教化意義的大事書寫於策。因此有人認為,孔子根據「策」來寫春秋經,左丘明根據「簡」來寫《左傳》 ,否則二百四十二年的歷史,左丘明從何得知事件的詳情?


  在沒有辦法獲得真實證據的情況下,我覺得與其確定《左傳》作者是某某人,倒不如從《左傳》去塑造出作者的原貌,作者的個性、寫作動機等等,而不一定要找出一個確定的「作者」,這樣還比較接近事實。我認為《左傳》作者寫作《左傳》的動機並不是完全為了解釋《春秋》,而是從歷史家的角度,採取春秋經的大綱,在參考當時的許多典籍而寫成的。就類似之前所說「孔子據策為經,左氏考簡立傳」的主張,《左傳》作者在寫《左傳》時,其動機可能如同孔子寫春秋一般,想要發揚歷史教化的功能,只不過是取材的來源一是策、一是簡,詳略有所不同,但是都是同屬一個資料來源。而《左傳》中有許多與經文參差的地方,許多地方有經無傳,也有許多地方有傳無經,清代經學家劉逢祿認為《左傳》非《春秋》之傳,實是成一家之言,所以書名為「左氏春秋」,其用意是與「晏子春秋」、「呂氏春秋」命名的用意一樣,與《春秋》經並沒有很大的相關。這種說法也給我們一個思考的空間。


三、結論
  關於《左傳》作者的爭議,從前爭議不斷,現在也沒有一個定論。究竟何者為是我們也沒有辦法證明,只能找出比較合理的解釋。我認為《左傳》的作者可能是春秋末戰國初的魯君子左丘明,有許多學者都抱持這個主張,當然也有許多學者反對,無論如何,我並不認為「研究《左傳》作者」的價值在於提出「《左傳》作者是某某人」,而是在於研究過程中,我們對於《左傳》與其作者是否有了更深入的瞭解與認識,而不是流於形式化的研究,我想這是我們所應該注意的,而這也是我從這份報告得到的最大收穫。

吳許越成

吳許越成 哀公元年   左 傳

  吳王夫差敗越于夫椒,報檇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會稽。使大夫種因吳
大宰嚭以行成。吳子將許之。

  伍員曰:「不可。臣聞之:『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昔有過澆,殺斟灌以伐斟鄩
,滅夏后相。后緡方娠,逃出自竇,歸于有仍,生少康焉。為仍牧正,惎澆,能戒之。澆使
椒求之,逃奔有虞,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於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諸綸,有田一成,有
眾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謀,以收夏眾,撫其官職;使女艾諜澆,使季杼誘豷(豕壹),
遂滅過、戈,復禹之績,祀夏配天,不失舊物。今吳不如過,而越大於少康,或將豐之,不
亦難乎?句踐能親而務施,施不失人,親不棄勞。與我同壤,而世為仇讎。於是乎克而弗取
,將又存之,違天而長寇讎,後雖悔之,不可食已。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蠻夷,而長
寇讎,以是求伯,必不行矣!」

  弗聽。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